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3篇
教育与普及   7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8篇
综合类   133篇
自然研究   1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应用不同数据源分析不同林冠层中探测提取树高的异同,探索适用于中国北方天然次生林树高估测的方法。【方法】以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实验林场中林施业区0.25 hm2样地为研究区域,基于无人机激光雷达(unmanned aerial vehicle laser scanning, ULS)、地基激光雷达(terrestrial laser scanning,TLS)和Vertex IV超声测高仪实测单木树高,根据冠层高度分布(canopy height distribution, CHD)对林冠层进行分层,对不同林冠层(上层和下层)、不同树木类型(针叶树和阔叶树)探测提取的树高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由CHD计算得到的冠层分层阈值为8.5 m。树高的离群值大多产生在林冠上层,阔叶树比针叶树更容易产生离群值,ULS比TLS更容易产生离群值。在林冠上层,ULS比TLS估测树高的相对均方根误差(rRMSE)低2.56%,ULS提取针叶树树高的rRMSE比阔叶树低2.68%;在林冠下层,ULS仅能探测到少量树木,ULS比TLS探测提取树高的 rRMSE高6.31%,TLS提取针叶树树高的rRMSE比阔叶树低1.16%。【结论】针叶树的树高估测精度普遍高于阔叶树;当TLS和ULS均能对单木进行完全扫描时,具有准确提取树高的潜力;树高离群值多由冠型不规则或相互交叉的阔叶树产生,而大部分针叶树,由于具有规则的冠型,所以产生的离群值较少;基于CHD对林冠层进行划分能够较好地反映不同数据源估测树高的适用范围,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2.
针对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设计中容易忽视或规范中无明确规定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技术措施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预估极端气候事件趋势能够降低其引起的灾害风险.该文基于CMIP6集合优化数据集EPTGODD-WHU,选取5个极端气候指数,即最高气温极大值(TXx)、最高气温极小值(TXn)、最低气温极大值(TNx)、最低气温极小值(TNn)和最大月降水量(PXx),并结合GIS分析手段,对2021—2100年SSP1-2.6、SSP2-4.5和SSP5-8.5情景下的全球陆地极端气温及降水进行预估.结果表明:1)相较于CMIP单一模式,EPTGODD-WHU数据集模拟性能显著提升,气温及降水的空间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99和0.81.2) SSP5-8.5情景下,年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均上升明显,且这种上升趋势年内波动不大,地球陆地极寒地区将面临升温的风险,而赤道等极热地区将处于年内长时间酷热状态.3)六大洲在SSP5-8.5情景下的极端降水整体上升趋势最剧烈,但北美洲密西西比平原和滨海平原的地区在SSP5-8.5情景下在未来面临较高的旱灾风险.4)中国西南部地区的极端降水在三个情景下均呈稳定的增幅,且增幅高达60%,预示面临较高的洪灾风险.  相似文献   
4.
兰州北山生物结皮中陆生藻种类组成与群落结构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对沙井驿、刘家堡、九州台、白塔山、小牛圈沟等样点采集的生物结皮样的培养和鉴定 ,研究了兰州市北山生物结皮中陆生藻种类组成及其群落结构 .结果发现 ,该地陆生藻共计 5 3种 ,其中蓝藻 34种 ,绿藻 7种 ,硅藻10种 ,裸藻 2种 .蓝藻中以丝状种类占优势 (6 5 % ) ,绿藻中仍以球状种类居多 (5 7% ) ,但也有不少丝状个体(43% ) .黄土结皮以非洲席藻为第一优势种 ,石崖表具鞘微鞘藻占绝对优势 ,人工草丛中小球藻最丰富 ;种类数在砾质黄土中最多 (2 3) ,黄粘土中最少 (16 ) .  相似文献   
5.
对海蟑螂、光滑鼠妇、糙皮鼠妇、普通卷甲虫、美丽卷甲虫和普通卷甲虫红色变形体等陆生等足目的第一触角,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比较。陆生等足目第一触角由4节组成,即底节、基节、中节和顶节。从而纠正了一百多年来公认的2 ̄3年的描述。底节小,且被基节所遮挡,故有时不易见到,顶节具感觉刺,可能是第一触角的鞭节或退化了的鞭节,第一触角存在着种间差异性和种内稳定性,并且感觉功能。  相似文献   
6.
对贵州省兴义市坡岗自然保护区进行陆生贝类资源调查,共获得标本2 954号,经鉴定得66种(8个未定种),分隶于12科32属。区系分析表明:保护区内陆生贝类以东洋界种类为主,占种类总数的89%。东洋界西南区种类,占种类总数的33%;同时也有少数古北界的种类渗透,占种类总数的7%;广分布种类较少,仅占种类总数的4%。  相似文献   
7.
 白垩纪缅甸琥珀中内含物研究是当前古生物研究的热点之一。隐翅虫形态多样、分布广泛、种类繁多,目前是动物界最大的一个科。近些年,在缅甸琥珀中发现了种类丰富多样的隐翅虫化石,为研究陆地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的演化提供了重要材料。通过对保存精美的隐翅虫化石的研究,不仅可以揭示隐翅虫科昆虫的起源和演化,而且有助于认识早期陆地生态系统中昆虫与真菌以及昆虫之间的复杂关系,揭示高等真菌和社会性昆虫的早期演化历史。先进的成像技术和分析方法可以帮助人们深入认识缅甸琥珀昆虫的形态功能,理解远古昆虫与周围环境的复杂关系,进而重建远古陆地森林生态系统的整体面貌。  相似文献   
8.
I claim that one way thought experiments contribute to scientific progress is by increasing scientific understanding. Understanding does not have a currently accepted characterization in the philosophical literature, but I argue that we already have ways to test for it. For instance, current pedagogical practice often requires that students demonstrate being in either or both of the following two states: 1) Having grasped the meaning of some relevant theory, concept, law or model, 2) Being able to apply that theory, concept, law or model fruitfully to new instances. Three thought experiments are presented which have been important historically in helping us pass these tests, and two others that cause us to fail. Then I use this operationalization of understanding to clarify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scientific thought experiments, the understanding they produce, and the progress they enable. I conclude that while no specific instance of understanding (thus conceived) is necessary for scientific progress, understanding in general is.  相似文献   
9.
10.
冶勒水电站水库对陆生脊椎动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对冶勒乡进行了陆生脊椎动物调查,有两栖类12种,爬行类6种,鸟类149种,兽类52种.按其分类及资源类型、区系组成、分布特点,结合自然条件、水库形态、库容、运行特点等,分析了水库修建期间及蓄水后对陆生脊椎动物的影响,预测其演变趋势,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